中国第五个城市“无车日”,全国142个城市参与了“无车日”活动,其中一些城市出现了比平常更严重的拥堵局面,部分城市的小范围“无车试点”区域甚至遭到出行者的质疑。
“无车日”活动于1998年起源于法国,经历了一个由青年提出口号到环境部长倡议开展活动的过程。这项旨在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,倡导绿色生活的活动,很快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响应,进而演变成今天的“世界无车日”汽车凸轮轴 。
继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“无车日”活动的城市后,北京、上海、武汉等城市陆续自发地加入进来。而这项活动最终能在全国广泛推广,还在于2006年住建部向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发起的中国无车日的倡议。次年的首次中国无车日活动,全国有108个城市参与,这个数字逐年递增,才有了今天的规模。
在此之外,也有民间的环保组织倡导过其他时日的“无车日”活动。可以看到,作为重申环保理念,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,开展“无车日”活动受到了民间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广泛认同。
然而,“无车日”并不是改善城市拥堵的办法,在划定当日禁车区域的城市,反倒出现区域周边更为拥堵的尴尬情况。拥堵带来的不便无形中削减了市民参与活动的热情。
“无车日”既是为城市生活者指出一条绿色出行的方向,更是提醒人们正视一个“有车”的现实。截至今年8月底,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,成为仅次于美国的“汽车大国”。 考虑到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,未来汽车保有量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。
对于现代人而言,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,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通讯工具扮演着“拉近”空间距离的作用,它扩大了人们生活的半径,延展了城市生活的区间。因此,汽车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速,进入汽车时代的中国需要面对与之相伴的考验。
汽车时代应当在充分考虑汽车增量的基础上加以理解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,鼓励和发展节能环保汽车;在汽车消费方面,为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汽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。城市交通管理方面,采用相对灵活的手段方法,不同区域、不同时段、不同时日的限行不失必要。通过征收环境税等间接“管制”汽车的方式也可以在相关立法中予以考虑。另一方面,也要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,增加自行车专用道,为市民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替代性出行方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“无车日”不能作为一种城市常态,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存在。但作为一项现代公共活动,全球环保“仪式”的一种,其实是现代公共生活的一部分,公民正是藉由这类活动来触感公共生活。尽管它可能带来生活的短暂不便,但仍希望公众对之抱以的态度不是消极抱怨,而是积极融入。
|